҈热҈热҈热҈热҈热҈热҈好热҈! 这个夏天为何如此凶猛??

热热热热热热
全国多地已开启了“炙烤”模式
多个城市40℃高温超长“待机”
而广州市今日最高温也超过35℃
每天一出门
就好像进到了“蒸笼”里
此次高温天气过程是
今年以来影响范围最广的一次高温天气
并且强度大、持续时间长
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符娇兰表示
入夏出现高温也是正常现象
但是今年高温的强度和持续时间
还是具有一定的极端性
更扎心的是
本周六(7月16日)
将正式进入
一年一度煎熬的“三伏天”
初伏:7月16日至7月25日,10天
中伏:7月26日至8月14日,20天
末伏:8月15日至8月24日,10天
热热热热热
热热热
热化了
【为什么会持续出现高温天气?】
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气象服务首席专家朱定真表示,一般情况下,我国六七月,中部北部地区受大陆高压控制,到了7月份以后,特别是南方梅雨季节结束之后,就会出现高温炎热天气,也就是所谓副热带高压控制。“‘暹芭’来了以后,大陆高压和副热带高压打通了,也就是副热带高压的极限上来了。”
“如果有图像可以看的话,我们可以发现,副热带高压控制的区域出现了持续的高温天气。如果副热带高压持续稳定,高温将持续。”朱定真说。
符娇兰表示,未来10天,副热带高压进一步西伸北抬,控制我国南方大部地区,南方高温天气将进一步发展,西南地区东部、江汉、江淮、江南、华南北部等地将出现持续高温晴热天气,其中,四川盆地、浙江等地局地气温可达40℃以上。
【为何极端气候频频发生?】
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曾明确表示,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了气候系统不稳定,是造成极端天气事件频发、强度增强的根本原因。随着气候变暖,大气层在饱和前可容纳更多水汽,极端强降水发生的可能性增大。
朱定真表示:“温度高的大气中含水量会增加,或者说可含水的能力提升了。因此,温度高的情况下,一旦出现降雨,雨量更大,持续时间更长。”未来,降雨量或暴雨频率有可能增加,因为它比相对温度低的空气中含水量更高。
【中暑也能要人命】
7月9日,河南郑州一名男子因中暑突然呕吐昏迷,被送到医院抢救时,医生监测他身体的核心温度已达42.3度,体内所有的脏器就像在水里“煮”过一样,出现了肝功能损伤、肾功能损伤。
据接诊该患者的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高新院区ICU主任刘晓刚介绍,患者张大爷(化名)是在接近40℃的户外连续工作两个小时后,晕倒在了路旁。
在迅速降温后,考虑到患者有高温暴露且伴随意识障碍、多脏器受损,医生判断患者为热射病。
热射病又称重度中暑。“患者入院后,我们化验发现他出现肝脏功能不全、无尿、肾功能不全、休克等症状。人体的核心温度一旦升高,血流会随着心脏射血,供应全身的脏器,所有的脏器就像在水里‘煮’过一样,会出现多脏器功能不全的表现。严重患者的死亡率约50%左右。”刘晓刚医生介绍。
【高温“旷日持久”如何防暑?】
√
NO.1
及时饮水
及时给身体补充水分是夏季防暑的重中之重,天气炎热身体出汗量大,需保持体内有充足的水分可以消耗。建议多喝白开水、淡盐水、茶水,饮料要适量,因为饮料中含有大量糖,多喝饮料可能会造成血糖升高、肥胖等等。
√
NO.2
外出做好防晒
尽量避免在最炎热时段外出,外出穿戴好防晒用品,比如戴帽子、戴墨镜、穿防晒服、打遮阳伞等,最好在皮肤裸露部分涂上防晒霜,可以有效避免晒伤。
√
NO.3
吃些“酸”味促进消化
夏季炎热,容易导致食欲不振、脾胃功能下降,吃些“酸”味食物,像是西红柿、柠檬、山楂等,可敛汗止泻、祛暑,预防因为流汗过多而耗气伤阴,又能生津解渴、健胃消食。
√
NO.4
保证充足睡眠
夏季日长夜短、气温高,人体新陈代谢旺盛,身体消耗大就容易感到疲劳。因此,保证充足的睡眠,可使大脑和身体得到放松,有利于恢复体力。
“热力”十足,不容小觑
大家路上要注意防暑哦
本期内容到这里就结束啦
想看更多有趣又实用的内容
赶紧关注我吧
来源:广州海珠发布、健康时报、昆山开发区发布
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,非商业用途,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。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进入公众号解锁更多科普内容:
后台输入【广州疫情】,获取广州最新疫情信息
进入菜单栏【应急科普】-【防灾减灾】栏目,获取更多防灾减灾应急相关科普文章
进入菜单栏【应急科普】-【疫情相关】栏目,获取更多疫情相关科普文章
后台输入【核酸检测】,获取广州各区核酸检测点信息
后台输入【疫苗接种】,获取广州各区疫苗接种点信息
点分享
点点赞
点在看
原标题:《҈热҈热҈热҈热҈热҈热҈好热҈! 这个夏天为何如此凶猛??》
阅读原文